品AK-74M(VFC)

品AK-74M(VFC)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zURu0IWOR3yYGw5QhexPKZfM5WhFAVg8iyJYeHXZsg5drQV5g_3eRJjKWIh6oBYTwfdcCNOV2j3CuaJEg2X7guQhieFM3eLa4rI-IT8y-o2VDLePdYNsMbGEUxofxnRRo0se77YC4lgqhovdBo2ayBpYp=w495-h247?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歷史:

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在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的總統戈巴契夫辭職後,次日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結束,存在69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就此走入歷史。

在蘇聯時期AK系列的步槍主要分別由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ИЖМАШ)與圖拉兵工廠 (Тульский оружейный завод)所製造,其中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產量大,除了供應國內軍需也對外國販售與提供授權,而圖拉兵工廠主要是提供給國內的共和國聯盟。就像冷戰時期的蘇凱跟米格戰機一樣的模式。

關於AK-74M的歸屬,如上所述不再是蘇聯,而是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制式步槍,雖然這個現代化工程起源於1987年的前蘇聯,但由於政體的更迭,在1991年開始生產的AK-74M其所屬權,在俄羅斯聯邦,也是俄羅斯聯邦第一支制式步槍。

在解體後,官營的伊茲瑪什工業協會(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ИЖМАШ))進行民營化改制,成立了伊茲瑪什公司(Izhmash),後於2013年8月13日,伊茲瑪什公司和伊熱夫斯克機械廠(ИЖМЕХ)合併並正式更名為卡拉希尼可夫集團。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gYfKlzDtncTnXZjfKa19SDA_k9vej7Dms-IRf3K83wJpvDX0nuY_TAInMaeiTXjNQH6OR8U9ohh_5hmlZdsjDpL6g9Ss8pWG-ew6-W5MOX0F5qKERi0Zsn1E7AzvnIPn2evIL0Jl8DDnym89ydb7Z1Dk=w379-h222?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伊茲瑪什工業協會(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ИЖМАШ)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wJAdTJtGnGyg6t0Q3Uzfbc3DK77Z5NQHVg_jg0B5HRwpSAW7Dh6nT5HGCDybAX3mMmNyRjEgPA4YJ7LFbNdXHzfMeOoPs6qO_lywSAhT82OBcnJOwrRyiX8y0IOVF5yPho_gMHnKYplI3wCnvM_utnu8=w378-h276?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伊熱夫斯克機械廠(ИЖМЕХ)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wZTG5VnHgpU97MrFTXKiURkHSMnLRDmriUyCfglKIsoXA3ndyrU9yCZRk_msqZLcr90eDJw0IqVW5WHxHn3cEIwvDpnBT0mifjiPIvJvjVmBSaboYU-f_wdCDxrcUpD31YCl5acdU1eiCFxNz9mZ-Elal?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圖拉兵工廠 (Тульский оружейный завод)

起源:

1987年在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ИЖМАШ),開始研製AK-74的改進版本,並於89年定案,在1991年進行初量產。

AK-74M的命名:

AK-74M步槍的 GRAU 索引為 6P34 (6П34),GRAU index是俄羅斯武裝部隊用來對不同武器、裝備和彈藥進行分類的代號索引系統,類似於北約庫存碼NSNAK-74M就是將AK-74改進升級適用於現代。M為俄語「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即「現代化」之意。


AK-74M現代化的內容:

這款突擊步槍首要的概念在於簡化過往多式樣的AK-74AKS-74AK-74N和AKS-74N 等AK-74系列,在綜合上述系列裡從中來擷取優點,如適用於傘兵摩托化步兵的可摺疊後托,同時亦保留有固定托的功能,並將N型所使用的華沙條約軌道(Warsaw Pact Rail)納入為標配,使現代化後的AK-74M更具有多功能性與簡化補給。

從AK-74M步槍開始,均採用了黑色PA6尼龍纖維材質來製造護木槍托跟手槍式握把。彈匣本體與刺刀上的膠料也以黑色PA6尼龍纖維材質來製造,上一代的梅色(PLUM)膠料,已不覆存在。AK-74M槍托型態保留了與原始AK- 74積層木固定槍托的型體,但由於要像 AKS-74 三角折疊槍托一樣可向左側折疊,因此在槍托左側設有容納軌道的凹槽,來收納槍身上的華沙條約軌道,並於左側槍身上設置與AKS-74一樣的槍托扣,用於固定折疊後的槍托。曾經專門用於折疊槍托型號的手槍式握把”加固板”也成為AK-74M納入設計的部分。

此外,AK-74M使用改進前一代AK-74的槍口防火帽裝置(以下以防火帽簡稱),先前AK-74系列,在84年以前是以實心鋼胚用機械加工製成,後來改以鍛坯體來做機械加工,在90年以後,防火帽外觀延長了帽身的基軸(火帽底部往上)至接近1/2的位置,之後亦又小改,在火帽靠近前準星座的下方多做了道切口,以便利輕鬆地拆卸清槍條。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poKeU7U1WkjIEhvcaiAyGel5BOhV9LJ9xV7-5paZdxxq8k9g-rs5kaGIPcuOMRJEcRS4M70cZjW-KR13mgroK6eE32nwufZCr2dCMUnCokI-XeUhRTGk9FLxSCzbI3y8SRvmHWKig8kyIgdrdiwG4ri-u=w332-h368?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上機匣蓋部分也是跟前代AK-74有所差異,上機匣蓋取消了以往的"強化肋條”,簡化成光滑的機匣蓋,製造機匣蓋的板材也加厚1MM,所以重量也增加了。

AK-74M的另一個要務是擠壓生產成本,為了擠壓生產成本,也在一些物件上進行了一些調整,如將前準星座的減重凹口改為平整型態。導氣活塞杆頭上的兩環減重缺口給省略,改成一體式的柱狀,以上改進都是在減少工序,從而也就降低加工成本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avDI7aLi67OZWHz4ZROpBXtl3yYrNvdHz4oLI36yoCikYtf0rcz0ymNliyIDvJZarcr80XpsH4h2jc4-lcFFEpN6_VB6yzxY_xe0kegl4cVk91Wclir-82PyPIIDbwMy4yjHh5R0VbOttUwXR-5oxmS7R=w315-h20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一體式活塞杆頭

在槍管固定上,早期AK-74須打梢(PIN)來固定前準星座與瓦斯座,AK-74M採用以壓點方式來固定前準星座與瓦斯座,這樣又少了PIN的零件,也少了鑽孔與打PIN的工。內部也做了一些調整改進,例如減輕了槍機和槍機托架組件等等,堪稱無所不用其極擠壓出CP值來。

後來生產的AK-74M重新設計瓦斯導桿覆進彈簧固定器,讓掛上GP-25、GP-30 和 GP-34 等榴彈發射器的AK-74M,無需像先前的AK-74系列掛榴彈發射器時需換附加機匣蓋緊固套件的瓦斯導桿覆進彈簧組。最後刺刀也配備新改版的6KH5刺刀。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CMEjw-JEMV4RwfsM3Netv1AFXBoF8KK5saQBf4K2bFkA9VYG5Wic-3zLMuR2fe2pdkyQszz9z5p3hAOnocll_igwcOnFAoxTzJeoggYirxV_P36TCgaXWuFGotvJRAOoT1KHWKz9fKv69jc8Bpr_s75bB=w360-h239?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97年後換為後期型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dFPNgA8sKx_aUKMcKpWZ9b57e8Txzs0OoSBYIcXJqUzN--WR5vsf86BoroAElwkAYX4WpqVsxq7YM1eL7WxmGl19RLVuN2hCLxo9ELf3Yz04mzYcHglJU9MgIi_WgjuFK0NwggAvKeu88LWbNUR9yoFLI=w355-h258?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6KH5刺刀

AK-74M於1991年正式量產,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俄羅斯聯邦第一把制式步槍,除俄羅斯聯邦外,少數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亦有採用,至今依然還是第一線作戰的武器。在2015年出現新版的改裝升級套件Комплект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КМ-АК),又稱KM-AK「Kobves」升級套件。使用類似於M4托的可調節槍托取代現有的槍托,機匣上蓋和護木上配有皮卡汀尼導軌(Picatinny rail),改用更符合人體工學手槍式握把,新式防火帽等。此套件安裝只需15至20分鐘即可完成更換。隔年2016年在俄國閱兵典禮上又出現更新的版本”AK-74MR”,看來AK-74M還是會生生不息的繼續服役下去。在此僅以AK-100系列作為討論。

一張含有 武器, 槍支, 文字, 遠程武器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КМ-АК «Обвес»套件

衍生AK-100系列:

民營化的伊茲瑪什公司(Izhmash),不再如以往由國家來供養,再加上缺少蘇聯時代的多個共和國支持,因此積極的往外銷出口,成為維持龐大企業體必然之路。在1991年推出以AK74M為基礎所衍生的AK100系列突擊步槍。

分別為:

AK101 5.56口徑 標準步槍 

AK102 5.56口徑 卡賓槍 

AK103 7.62口徑 標準步槍

AK104 7.62口徑 卡賓槍

AK105 5.45口徑 卡賓槍

等等

這些外銷的槍種中,有些也被俄羅斯自己採用,其中AK-105在2006年更是以取代AKS-74U之姿正式成為俄羅斯制式卡賓槍。

雖然努力積極開拓外銷民用/軍用市場,但在內需不盛與國外槍廠的激烈競爭下,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ИЖМАШ)產能下降至不足一半產量,財務出現危機,最後在2011年宣布破產,至2013年8月13日,伊茲瑪什公司(Izhmash)和伊熱夫機械廠(ИЖМЕХ)合併,並正式更名為近來我們所熟知的卡拉希尼可夫集團(АО Концерн Калашников)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mVtyBigxovkx1SbKO0bx3I39uCu1Jf_w6SkWIye7O_8zXxL4aMXFKERmMCgYR7RtKv-Zo9kODWJ2lazrisyDKNUv4GzjhARa-2_XEbFACQwUoUeCr7P-vPQHQKyKq9Rd2N3Cc4oJIaqoYz3GR_EcHg8I=w385-h259?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卡拉希尼可夫集團(АО Концерн Калашников)

在伊茲瑪什公司(Izhmash)時期,91年開發的100系列往後也不斷的改良精進,而改良的部分也同時用於後面生產的AK-74M

其中在1997年決定使用改良的預旋轉槍機方法以因應不同口徑的100系列的經濟生產。就是將子彈導向器和槍機導向器分離了,槍機導向器變成了一個簡單的頂塊,在機匣左側外觀上用一個扁平鉚釘(稱之為“頂塊鉚釘”)固定在機匣左側,使其更容易生產與維修更換磨損狀況。因此在91到96年生產採一體式導向器的AK-74M,外觀上在左側機匣上為兩顆凸的圓鉚釘,97年後生產的AK-74M外觀上在左側機匣上變成3顆鉚釘(兩顆凸的圓鉚釘加一顆扁鉚釘)。


槍托部分:

AK-74M在槍托的部分也逐年依使用上的經驗持續改良修正,大致分為5型。
第1型托(1991),為最早期生產批次(1991年度)的AK-74M折疊槍托,主要特徵是在托底板的位置,僅只有槍托釋放鈕並無放工具的工具室鉸鍊門,槍托釋放鈕的形狀為類似剖面膠囊狀,而在槍托前端與槍身結合的鉸鍊塊為一體式的孔眼,另一個特色在托身左側在槍托扣座的前方有1個圓型模具頂口。此為第1型托。
第2型托(1992~1993上半年度) 的特徵與第1型幾乎一樣,托底板的位置亦無工具室鉸鍊門,但槍托前端與槍身結合的鉸鍊塊則切出分為兩段鉸鍊塊的孔眼柱。僅這處與第1型有所差別。

第3型托(1993下半年度),槍托內部增設帶有彈簧的隔間可收納工具的工具室,所以槍托底板上增設了圓形的鉸鍊門(工具室門),槍托釋放鈕的形狀改為圓柱型態。在托身左側,除在槍托扣座的前方有個圓形模具頂口外,槍托扣座上方有增加一個頂口。所以從3型開始,槍托會有兩個圓形的頂口。

第4型托(1994)下半年度),主要改進適用於掛榴彈發射器時,在托底增加掛載橡膠緩衝墊,由於要固定橡膠緩衝墊的帶子,於是在槍托下方增加鐵環以讓緩衝墊的帶子穿過去,而將緩衝墊加固不鬆脫,其餘特徵與第3型一樣。雖是有如此改進的理念,但其實算蠻雞肋的設計,所以後來大部分的AK-74M依然還是裝第3型槍托直到第5型槍托出現。

第5型托在進入21世紀之際,終於改進到此型托的終極版第五型,去除掉4型雞肋鐵環,在托的下方開了一道口,使其可讓橡膠緩衝墊帶子穿過加固,其餘的基本特徵也大致與3型相同。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QVdcuRRqieP6wMKzLYeAGnfpd7midXlniDqPvkDsisD1MynGck1Bh9khmvEDWoG1LydHVx0DUBvvwUPYIXpIWMK-NPBV5wXz3PUOwTahw3xqvwekPjlXDKYSiHqNC5Zyh50G_T3Hz1vH8zomHq4Ys4Vw9=w288-h387?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上為第1~2型托底 下為第3~5型托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ojHwZkr4uP0xSDJFSy2weAdEYBpp4J3F9H6PLGsgCLSDQ8Cu9qskPaIGS_xh13mlfuK6WMxBaG7RCxWtJUFw_BmdirMoVFLYVTBjcAKs_YpZHPPRJI0wqE2K7TZcAFYS-LN298rXw6vSIJXPsFoh8qrRl=w331-h15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1型托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tSWb5MVsrcSgMtkp9B-lUc8KqtNcpBQ53eGVJVEXYjhW99nG9VgUYSp3tGSPLvlQ49QkUOp-QHoWnMLBNt1L-kW3aw39olBxtgy4D4pGrThVvB8e6dTO2fZ-n8I-ttjBF5kbGDpFuPzujAEXOe81-1Zs?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2型~第5型托


M的進化由來:

前述提到M為俄語「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即「現代化」之意。在AK系列上進行了兩次”M”,前面已說完第二次”M”的改進,在此不得不提一下第一次的”M”,因為這樣對AK系列的輪廓才會清晰。

AK系列的第一次”M”現代化,是從元祖的AK-47進化至AKM,有了這個進化,

才有後來AK-74進化的基礎。

在第3型的AK-47(T3)制式化大量配備武裝部隊後,也漸漸浮現出一些問題,除了加工不易的銑削機匣與過重的問題外,射擊方面也面臨到在持續的全自動射擊時會加高射速,導製槍管易於過熱並且也易讓其他機件容易故障,所以在1959年採用的新式AKM為第一次現代化的AK系列,主要的改進部分在此不多贅敘述。我們只談跟AK-74M相關的”減速器”或稱為”擊錘延遲器” (Hammer Delay),這個裝置由5個零件所組成,放置在於扳機組的右側,主要的功能在於透過機械運作來降低由過壓的瓦斯造成擊錘提早回復擊發的現象。”減速器”讓射速維持穩定,並且有助於提高射擊時精度,而這個裝置也一路繼承到往後的AK-74M上。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duH4uLxTwBKk_mHlnu3cbVoBaoR2G9YcEKiNsBXIjimMq-dcKwwQShcSkAZlhL4LHnBdN8ug0s2yzE2Dy6T07B4uf6xn_6Z76vqEB38Yjr6t_t00X3JXU0u6Ge3yge1L8D-AcSRtRC2erwKiVoPQ7z0vfH?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de7VORArLGdZfn8ujf6kL93Xt_VQBLYncFUFFMoJhavGGEjAGdyhHSQLbhgFQqj30YJDXUVQQ2LtXnxWVANRBCbfiQ1B7t4kPBHoBAKcW-H5YUjH77aIlaNIrYRZOeSy0290kOdJEtiENXSvZM8WkLLbY=w332-h167?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擊錘延遲器” (Hammer Delay)

AK系列向來對筆者來說是摯愛呀,從LS模型到電槍的馬牌VFCSRC等等無一不買,GBB世代來臨時又繼續從WEKSC,尤其是G牌從200X年版到2024 V3都不知買了多少回。但期待太高失落越大…..。雖然G牌的V3有所改進,但就”外貌協會”的我寧可選擇馬牌,馬牌雖然本體非”鐵質”並且是非像真內構,就整體的外觀的考據細節,不得不可謂”世界的馬牌”,而且在射擊表現上也是相當穩定不俗。話說最近換了新輪胎也是選”馬牌”….雖然是不同一匹馬,Feel Good !

自從2023的MOA所官洩的VFC AK-74M開始,筆者就無時無刻無不盯著這隻VFC”投共”的作品。當時在展覽所看到的V記AK-74M感覺有些拼裝與不完整,預估是展覽用prototype工程樣槍,但精準的槍身角度與尺寸跟他廠AKM裝扮成的AK-74M有很大的不同,不得不讓人升起熊熊的期待。

就在2024入冬前夕的深秋時節,終於迎來傳聞許久的VFC AK-74M,在上市的第一刻馬上入手來品玩。


AK-74M槍身:

全槍材質皆為鋼材非常優秀,身體的表面處理為霧黑粒面漆相當講究,與真品相比這道工法非常趨近寫實,不是亮亮的粉烤黑或是磷酸黑色,非常加分。

沖壓身的角度正確,鉚釘該圓釘的圓釘該扁釘的扁釘,左側機匣膛座位置為兩顆凸的圓鉚釘固定,符合VFC所給予的槍身號”93 828XXXX,其中”93”指的是年份,符合前面所述91到96年生產採一體式導向器的AK-74M,如果是”97”年就要是3顆鉚釘(兩顆凸的圓鉚釘加一顆扁鉚釘)才正確。機匣膛座上的序號組成由左至右分別是,伊茲瑪什三角標誌後加兩碼年份碼,隔個空白區後再綴予7碼序號 如: Δ93 828XXXX,前兩碼代表的是生產年份,後面則為7碼序號。槍身下方護弓鉚釘也偽裝成與實槍鉚釘固定一般式樣,雖說也是用鎖的,至少不再像他廠的外露螺絲口,這點加分。卸彈鈕型態也是正確,並且有將長條式凹口槽給沖壓出來,同時增加專門用於折疊槍托型號所用的手槍式握把加固板,這些細節過往被有些廠所忽略,V記這次算有完整呈現。在彈匣口方面,前方的斜坡也以正確的形狀角度給一體衝壓呈現出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Gb4scF9D_HdjND0YFFfgG8GGP7b6dZKDh8YI4otc5JEHIOL4yzWIrILZhOIrqtke7Puiml5ovYqxnbzJIHUB5xz1tbVHU-0lPtHG2Tm2ttoLn5Sau_b2-UVjBz19xTYF8M0tW9W16ozeD3iFjjmQS6bfs=w404-h244?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AK74M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ynj6zheNjZf2mET-vukcx3Gqj1Y3hCXO8KFBCev_XZF5a5xBsF9LR7pR4pHAvrQ_hnT3l1-vwRIteaPNetXraZWDy2iQh-XCU2dwVfXmFsof5YmoRWpRsbVE3mhCq7jIyFyJafSPT8Ry0mjL95BDucdt7=w404-h332?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此回VFC的AK-74M是設定為初代量產型,筆者對此設定感到滿意!千萬別再”萬佛朝宗”,AK就長這樣!?就以往所收AK的經驗,不但序號亂編,各部品前期型中期型後期型不知啥型的大亂兜,反正都是AK…..。

此還是得向”世界的馬牌”致敬!舉馬牌的AKM為例,設定為後期型AKM,從序號瓦斯座上機匣蓋、後托,都為後期型AKM特徵,完整的配套與考據,完整的設定,堪為槍界的典範!至於早期與後期的AKM差別有多大?待筆者有機會寫一篇雜文再與各位分享。

如今看到VFC的AK-74M也做配套設定,由設定的年份來執行各部品的特徵,使其完善完美,此乃槍友之福,對得起$$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AK-74M未販售前常常看到有國內外的發燒友有些短評,一下92到94年的特徵是如何?2000年又是如何?然後又哪不正確,可惜少了顆鉚釘,如果3顆鉚釘就買…等等之類的短評語,一副拿著尚方寶劍斬清朝官的氣勢,如果這些能成為考據基礎的話,那不就成了竹竿到菜刀…。又好比瞎子摸象,摸到屌從此象就是個屌樣子…。在此也建議V記往後發表盡量完整或標示清楚為prototype工程樣槍。


華沙條約軌道(Warsaw Pact Rail):

有關於AK-74M上的華沙條約軌道,基本上有三個型。

第一型 出現在最早1991~92年的AK-74M,最外兩側為梯形角邊,在左側閃過兩隻火控梢做了兩個圓弧來閃過火控梢。

第二型 用於1993~1994上半年度,原則基本型與第一型差不多,同樣也是外邊兩側為梯形角邊,主要改良軌道左側,直接拉高角邊的斜角度依直線閃過兩隻火控梢,並取消削台階達到簡化加工的目的。

第三型 1994年下半年度起一直到往後,都是使用此款,與上述兩型不同之處,是將兩側角邊改為圓型邊是最大的差異,然後左側採用2型的大斜角閃過兩隻火控梢並且在下半部回復跟第一型一樣削減台階部分,側看如同階梯,進而來減重。

VFC的AK-74M所附的為華沙條約軌道為1994年後版的第三型軌道,這點可惜了,如果設定序號是94年下半年度,而不是93年就完美了,殘念!不過還好軌道是可拆卸的或許哪家出個補品,就能完善這個小殘念,亦或者拿出變造引擎號碼的本領將序號磨掉,重新打造新碼就搞定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dvH-xNARhFjD1j--HSHDDbCBZJFmSYlVNEKvFbWg4gZwWvsdB2M8Mx73Jn0gd9-HxAp9IbvJWDxgrHWZxSo1XjK8vjs3b1vyeM62546N3f3sbTCJtWhtHLrIYC7AZTCfbzkKhSUgVMJjn9hxgI8MefG6OI=w387-h40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華沙條約軌道(Warsaw Pact Rail)


機匣上蓋:

機匣上蓋部分跟前代AK-74有很大差異,前代的AK-74乃至於AKM(AK-47除外)的機匣上蓋,在背部有著隆起的強化肋條,而AK-74M的機匣上蓋則簡約了這些"強化肋條”,成為光滑背的機匣上蓋,除了最初期試產的91年AK-74M有部分裝到86年版帶有肋條的機匣上蓋外,後來量產的AK-74M都裝光滑背的機匣上蓋,光滑背機匣上蓋也因應年份改進有分為4型。這裡稍為敘述一下。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YtXjv9xyDdXVXDdkvtqedjToDW4MWnro_ea-1tK_TLc8hEbXRR7t0RdsYpOiH1_zedoDCe5Jm77OHLax6EEwiJtkup4CUvgdUkAUbGyXz5mRECQ7b8f_9wgoSCrWZk4CiPykeHmJku5KdMVPNJkGirT8=w375-h28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最初期91年AK-74M

第一型 整體型態像1955年的AK機匣上蓋特徵,除取消"強化肋條”,同時也將沖壓蓋子的板材增厚至1mm。

第二型 將第一型更加簡化,將尾部側腹下部縱向沖壓給取消,是最簡化的一型,不過沒生產多久就被第3型給取代。

第三型 將第二型所取消的”下部縱向沖壓”給復原回第1型的樣式,然後將拋殼的窗口邊做了捲邊處理。

第四型 2010年後所推出,構型與第3型無不同,主要是在轉邊上優化線條,使其輪廓更順暢。

VFC的AK-74M以特徵來看是使用了第3型機匣上蓋,由於AK-100系列機匣上蓋不像以往AK系列機匣上蓋有對應序號,所以很難判定製造年份。除了第4型為21世紀所生產外,再扣除生產不多的第2型,VFC選擇了製造第3型,做了這種”擦邊球”選擇?或許….我說的是或許,會繼續朝向其他AK-100系列也未不可知?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JA7fBpCCH-F_E3R2nB9Uam7XUM7RnKP_UZobFjd2L7QKH-ahZEmSkgoaRMGB8hKLe-mWSNwHzdSOmQ1WQeWMPZeFCsLzvHS80MJGRbO-mHefhSUZZPtmiPPynqr_2JKvfulzH_U8KIc1_oa1oAwNXYpU=w384-h16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1型上機匣蓋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zkO3EbJPb9aBU0Rbkvk7e5NZN6Bx8cn0PsE8WOrXZToZXi69vlt3mXtXtsmGXSPIz2Mx7dJNJ9LN5ouIZyZ5aRDJ3aDeKdqN1UbSLpfFAc05OtDa1px5qUxF-eBOhSf7L3Lo3J60QT1sHp02B6EvEEso=w382-h164?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2型上機匣蓋 PHOTO BY ALEX_28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ctaKCcoh-HZttLT6Q7bWMoMunMzdmrwLLyA7pheUTzI0Ufv3YmIs_LCjVs_aZBtok6vng-urYwwL50XYQNuyPzSD9cklSLiobnanv0lV8b6obxbVNhVVskufJNPaZQh0WZbfB_RfRLaZNrrsZwcfBki8Md=w386-h181?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3型上機匣蓋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qeBeIv7ioOsElqj6s9yf5XeYALibbDI4IDof33vPiDb3cl5PyC1NNbg4SbdKtHeGmnLOJpru_nohHyB-hBTynBd1IsyTxcZ8gISdJ3rqtkQ2afmekOgWb_zU3R5MrFv1z-d0lr7EluCsQzHAGh_7dQzI=w386-h168?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第4型上機匣蓋


AK-74M表尺座:

VFC這次的表尺座總成,有忠實的表現出來,AK-74M與過往88年版以前的AK-74表尺座最大的差異點是在右側的上護木瓦斯管壓杆,壓杆為沖壓型態,中間如驚嘆號形體,非過往如階梯型。照門座本體不像之前的削铣製程,而是鑄造型式,本體兩側尺座邊線條做了倒角,不像前代邊角垂直銳利,表尺採用C型表尺,表尺上面的數字底線也不像前代為全底線,而是改為側邊短底線,這些細節VFC都做到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d4O6GVolie3VUlIrNCCRjaknQ-lZJQTSCavzeDeJ5it3D-yvMEIXyuvQ1Zc-6CWl1wOdPRFbtq9KCNZJ_BmnKr21RnfGxxe99b6kgBrbX6oFrzBuXjpQHWAvMaRqsZHzvRYZkqAd4D8CXQVr5NyK-qU0uI=w269-h392?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g3VxqoyN6M-cyfg7lZUbgrWHx2Sen4-OuZKxOiEcpJL5FjbaKQUp7aGhFQAJ6w4ryytTlw6FyeSl7bEUVUOlGK6ST8KTW5mW0wEctSqxBXELgYWJqs6t_B1M5GZobO6YrEebHcmpJuQs6qUP6W_gxS6dS=w352-h640?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bz2issnp2-KH-47WNw1Z_mhmm3vjFpylN6QsuEVF8ZeSrVg8FORFan6vandeoZnKCaS6li47-vmxs7PC4BK1zrAv9sZIJlv9ZaO__BEP39RqKVVN1IGUxp14Qn-J4I9lwJtUUg-DClDj9kTxooRiVOU0q?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表尺底線


AK-74M護木與膠拖:

護木在外觀上正確,上護木的瓦斯管的頸部可惜少點了幾個”司波多”(焊點),下護木的前緣可惜非包射鋼片,不過意思到了,依這個佛心價還是很超值。護木內附有隔熱板金屬板,不過建議材料換鋁的吧。

手槍把部分很正確呈現,手槍把右側的”1/1” 模號,也很正確的呈現伊茲瑪什(Izhmash)的特徵。在此補充個小知識,伊茲瑪什(Izhmash)通常模號會呈現1斜線1,也就是”1/1”,而圖拉(TULA)則是”2橫線2”,像這樣2-2,從過往的AK-74便是如此區分,欲換R件的捧油要注意喔!

槍托部分VFC的AK-74M採用了第3型托(1993下半年度),這部分也算是”擦邊球”選項,大多數網路上都很簡略的稱第3型托是”94”年生產,這是樣很籠統的條例式說法,事實上94年也出現第4型槍托,詳細請看前述,在此就不多贅言了。

第3型托的特色,槍托底板上增設了圓形的鉸鍊門(工具室門),槍托釋放鈕的形狀改為圓柱型態。在托身左側,除在槍托扣座的前方有個圓型模具頂口外,槍托扣座上方有增加一個頂口。所以從第3型開始,槍托會有兩個圓形的頂口。


防火帽/外管:

早期AK-74的防火帽是以實心鋼胚用機械加工來製造,1984年後伊熱瑪什(Izhmash)改而採用鍛胚料方式來生產。防火帽結構分為兩個部分,一為防火帽本體,本體內塞有一圓形墊圈,墊圈的中心開有讓子彈通過的孔,墊圈以壓坎的方式壓入本體,組成完整的防火帽部件。外觀上與以往AK-74火帽明顯不同的地方是延長了帽身的基軸(火帽底部往上)至接近1/2的位置,舊型的火帽僅1/3基軸,所以這是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其他在帽身上有兩個排壓孔跟一個配平排壓孔,大致上沒有太大差別。這回VFC所配的火帽算是失誤了,所裝的火帽比較接近86年AK-74 PLUM版本,這個版本一直用到89年,或許採吋上採到混血版本,這點就稍微扣分了,不過火帽牙是採真數牙M24 1.5R,可直上R件,發燒的捧友們可直上各位的珍藏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mCeXojNGCWev5914KZ0BlZT7LPpo-1vuo879X6AC4YNUT2bSBsRB_Q4VlTxSrj0x8-LyWAgLLTnm1HXJdcgTpXZgeykbaaCbMWQ9mKGywV5Zg-uV6-wYzueORpHkYvp2VSS4PTZRzCgBySj7_qj41LNGD=w371-h209?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直上的感覺真好 感謝 ヤマト先生提供

外管這次採一體式鋼管,管身車有細紋散熱紋,全段該有紋有紋,該空白段空白,削溝加工的都沒少,管頭牙為相對應火帽的M24 1.5R,與前準座結合方式亦是採用真工法,壓卯結合,實在超讚!

在未上市前筆者在某些論壇(講英文的)上看到說是2段式外管的間諜文,還有說AK管是不該有散熱紋的說法之類,結果上市敝人買來拆解後,結果是一體式鋼管。真不知這些嘴友哪學來隔空抓藥的本領?!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jSUrXy0pUcoBTLvixCoZbAxdoMR5t3gXsYqoTF91wnkuJY2KwPPUew0Ty4ENeRAnkM0adXWhGPkI-nqSeHrH-qRNpg3jYZChoSVy8Jlx81IuG6B07dYMj8l9NnRXmLd3ZHXrv94GJJtdYOwSJO5x5ys7o=w365-h373?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上無可動 下VFC 散熱紋比較 感謝 ヤマト先生提供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zYa15EStkipy81hG-AW81E2Tr2scWHTr4N1V1MEtoNYF-ienGy-5v2F1QVhrXfvOvNWmOuj1XVM7qLuF5XlduRev33-znCa2W6lU-hadOioPnzB495xZS92VpH0XY2IUMtlCS7TyXX-nhxWlvnArn7zR7=w341-h273?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AK-74M火帽基軸為1/2


準星座/瓦斯座:

前準座與前代比較(筆者以1986年前的AK-74PLUM版本來做比較),簡單說就是為了省工省錢,將前代準星座的減重凹口改為平整型,這樣減少工序也就降低加工成本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6nDE_-vHSUY1DG_1ZhNGDwU61jv0d-6gwGb49qSnZLvynqk3Zp8121D74qBP-7tDF2uUaDYt1z6QzpelVAUxOuPdnW1K_eDl9Ez0-I8O6fTz9gn0-VCCrBqSPQBtI1YKqqXoyNs7RhVX7mlnAIH5pvFM=w383-h389?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在瓦斯座方面承襲前代1986年版改款的AK-74,不同於更前期的AK-74的瓦斯座,主要的差異在86年之前的版本,固定瓦斯座的方式為打梢(PIN)固定,86年開始改為以壓卯方式與管結合。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fkz_wQ1QNCuINl9Cc3UkLM6xTfIVU-FNzKP5cUMIcrpMy9w8-CjK3HFmtu0TjUl6eN_mL8xx98nGomIZOqKH3z6YMTeb6y_c-DGC2aoABUy8p2GvpprsmLvfjWddN5-hnyI6QYFOU4-f1WTaCDTrwG2wm=w386-h351?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舫間各家除了K牌是有做出壓點以及採用平整口前準座外,其他的無論是G牌還是W牌陸牌等都是竹竿到菜刀。當然此回合VFC不負所望勝出。


槍機總成:

此次VFC真是佛心來著,竟然是給一體式鋼槍機完全直上免補品,飛機組也盡其所能的仿真,很有誠意。AK-74M導氣活塞杆的特色,是將上一代AK-74的杆頭上的減重缺口省略,改成一體式的柱狀,也是算是降低加工成本的概念。相同的VFC這部分沒有忽略掉,完整呈現,之前在展覽看過的舊版竿頭,如筆者所云,果真prototype。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WCLGj9ZMxXmjGtTJXNBGkNgiFJDU-dDK4UKtAYOJ7U0zaKY-CYMNwjaxLLCFHS8f-3F4Z1lv7MxIHjSNfOab-_7p3s2FUFl3BhmW7g9QC4L2qRwlejVIm5itO3V0yfyLuxA-85zlkMbNgzbiW2PDlWtZc=w400-h214?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覆進簧組:

AK-74M跟之前AKM一樣是由兩個像”音叉”型的U狀鋼絲所組成,一端固定在覆進簧座上,再套上覆進簧後再以一個”束頭固定座”套固。VFC AK-74M在這也仿真的做出這個結構,而覆進簧座上的L型槽也忠實的刻畫出來。同時VFC有加裝一個防回彈的裝置在前段,據說可防止槍機回彈。筆者比較想拆下試試拿掉這個裝置,如果差別不大,對我來說仿真最好!隨槍還送了一個可變行程套件,可以縮短行程,來提高射數。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piWiiQAZNLulytBfGz6HRo26AFsFfbVDD09wsmhCa7QyBK8QfjqZKmb6CkwSfUaXXfzL6roVSU1UnXK06jPf1oyGkqXPN0KDrmzzbB5y4erZP4wb46E1J3fA-zNiNeMm6EgbwbuxpWAtmz1r1KpIWHuZZ=w374-h253?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L型槽有忠實的刻畫


火控:

VFC AK-74M這回火控組為全鋼製,CP直拉滿,更讚的是業界首創使用仿真的三股麻花彈簧,像真度超越過往所有各廠AK,同時更增加”M”所必須的”擊錘延遲器” (Hammer Delay)或稱為之”減速器”,更是業界獨創!仿真油門直踩到熊盡磅。我盼的終極構型火控組終於出現了,超加分!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eSIEWhl2R3KgMZBzDZuGSg4dnIsVDOrzJC5xab0Ya5Nalb5D8YDR4_wjIN6bsppkHPEvtfHd08M3tiPR0HPVwaI5AMELouLM6Nn7kApAnRwAdzaJOO5sDotrSzD8pPfN8Wc1uyIwG6mxP5bi2LLUPGNVVE=w369-h279?key=6Cqi0fhXnAxnY-Br2eVISZlW

GBB的終極構型火控組


彈匣:

跟VFC這些年來 AR彈匣設計一樣,採一體式鋁合金匣,此設計汽化空間大,動力滿,且重量不到400g,可裝彈約40發,無彈不擊發也可調為空擊模式。外觀上符合86年版PLUM型態的彈匣型式,採用黑色漆面,盡量外觀弄的像”膠匣”,該給的檢驗章也沒忽略,讚。但筆者這路的”外貌協會”玩家還是比較喜愛該”膠”的”膠”。雖說素食餐廳也賣素G,但還是山G城的G才甜美,有肉的感覺,,,相信魯夫一定會贊同這個說法的。


其他:

VFC這次給AK-74M的HOP,設計上好調,HOP座簡易好拆,規格上HOP皮不是特規應該是VSR,所以換皮管應該是簡單的事,有機會來嘗試楓葉、獨角獸等廠商的產品也許有另種樂趣。


射擊表現:

對於筆者不擅長的這部分也稍稍跟各位報告一下,在室溫24度的冷氣房內,以0.25BB彈12KG GAS來實測,平均初速在108~110 之間,15米的靶,落在約2吋的範圍內,特別的是彈匣灌一回可以填快3輪BB彈,續航力蠻長,這種一體式匣真是能量滿滿。


結語:

回想當年第一次買VFC的AK系列電槍,離現在應該有十多年前了,當時限於波箱、馬達尺寸等的限制有些地方不得不妥協,但是其他小細節倒是相當到位,AKS-74U、AKM皆有入手,如今還是筆者少數留著的電槍。後來GBB時代來臨了,GHK推出一系列AK系列,從V1開始一路V2到今年的V3,尤其是V2,一出2011版 買! 一出2022版 買,結果….都一樣,只有$不一樣其他都一樣。24年終於號稱全新”大”改版V3一上市,一樣 買!買到一個屁股歪。唉….!

這些年間曾經期待過斯洛博達這家公司,幾個展下來,所展出的AK每每都讓筆者期待出世,終究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幾年下來感覺已隨風而逝。

後來馬牌來了,雖不負所望,但先天的設定(材質/內構)不免還是覺得缺憾。然而就在2023的MOA,VFC重磅發表加入AK戰局,這實在震撼!這個AR/HK大廠出個T91都已經是匪夷所思了,如今推出AK-74M!?如果來個HK-21之類的,筆者可能還覺得理所當然。VFC? 完全不在筆者AK藍圖的想像中…VFC投共了!?~震~撼~中!

這次入手的VFC AV-74M的開箱比較,前述已談過,在這就不再贅言,雖說還是有少許配置失誤與小細節BUG,在精準採吋不易的狀況下,整體上有90分以上的表現。但基礎良好,再修正改善上沒問題,比筆者之前改的那些AK呀,再用力,最終也是變G肋,強太多了。相當值得入手,所以AV8弟買起來吧!投滿許願池,添個香油錢,再許願老AK再現,AKM、 AKS74U…可以再把PKM也加入清單,我全都要!,完夢老人之願! 

深夜窗外下著雨,內心彭湃不已,泡個濃茶細細品味這把AV-74M…,AV讓人都興奮起來了。

AV is good!



屎厭聞 品於2024晚秋


留言